“立體交通+垂直綠化”雙亮點 打造生態人居新范式
《福布斯》認為,分層立體交通和垂直綠化作為森林城市的兩大設計亮點,讓它從國內外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
森林城市執行總經理吳惠喜透露,項目規劃設計全城搭建垂直綠墻、空中花園和屋頂花園系統,營造一幅自然與建筑和諧生長、共同呼吸的“垂直森林”景觀。多維度立體的垂直綠化生態,既充分利用了自然界流動的風、光、水資源,還有降低能耗、凈化空氣、涵養雨水、減弱噪音等作用,體現了這座新興之城的全生態環保理念。
森林城市垂直綠化生態系統
此外,森林城市的立體交通規劃覆蓋整座城市。“機動車數量激增讓路面狀況變得復雜,未來森林城市將地面設為城市人居層,中間層和底層設為交通路網和停車場,為行人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交通環境。同時,這樣的立體城市設計更有利于生態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吳惠喜介紹道。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生態保護同樣得到城市規劃者的重視。森林城市與當地大學合作,耗資250萬馬幣(約415萬人民幣)就海草保護區展開合作,為瀕危物種如儒艮、海龜和海馬等提供庇護所;同時,森林城市規劃建造18座污水處理廠,利用先進生物技術,使廢水經過處理后達到中水回用標準,既滿足森林城市自用灌溉需求,又有效緩解柔佛州新山市的供水壓力。
從“宜居”到“宜商” 為新城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和人才的集聚則是森林城市持續發展的源動力。經濟學家趙廣彬參觀森林城市后表示,森林城市要實現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宜居還要宜商,打造營商環境遠比建高樓大廈更加復雜。”

位于森林城市的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工廠
由森林城市打造的建筑工業化基地于2017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一期工廠設計年產達到26萬立方米混凝土,它被認證為“馬來西亞最大全自動建筑工業化基地”。此外,整個森林城市項目預計建設周期20年,將為當地帶來22萬個就業機會。通過產業和就業的持續貢獻,森林城市正一步步實現從“造血”到“輸血”的初步功能。
森林城市規劃設計獲多方好評
在建筑領域,森林城市被視為是對20世紀初興起的田園城市運動的回應。擁有英日建筑教育實踐雙背景的華杰明(Benjamin
Warner)評價:森林城市是一種田園夢的回歸,亦是對機械城市發展觀的超越。

森林城市一期建設
新加坡數碼商業總會榮譽顧問 Victor
Tay實地走訪森林城市后,高度評價了森林城市的區位:“森林城市恰恰夾在新加坡的中轉站和柔佛的中轉站之間,占據策略性要地。”他指出,森林城市與新加坡僅有一橋之隔,而70%的世界
500 強 企業都把區域性總部設在新加坡。
“長遠來看,新加坡和一河之隔的新山市很有可能加速融合或一體化發展,類似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港澳和廣東加快融合。未來,靠近新加坡、風景優美、物價較低的新山及森林城市將迎來很大機遇。”趙廣彬補充道。
《福布斯》評價,結合良好的區位條件,森林城市率先將人居和環保作為其規劃建設的重要發展目標和理念,設計、環境、產業等元素已在這座生態大城中逐一落地。在實現未來城市藍圖的同時,森林城市也為全世界應對城市生態危機和發展風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規劃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