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在經歷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此后,中國乳業開始了漫長和艱難的恢復消費信任歷程。然而日前,新疆西牧乳業有限責任公司1.8萬聽使用過期原料奶粉流向市場,為中國乳業恢復信任之路又添新堵。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了對新疆西牧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情況,通報西牧乳業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過期的營養強化劑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受影響嬰幼兒奶粉數量至少有1.8萬聽。
嬰幼兒奶粉使用過期原料食藥總局特別指出,西牧乳業使用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營養強化劑作為原輔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西悅幼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2017041703A,共計6576聽)、西悅幼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
2017041803A,共計11574聽)的生產記錄(奶粉干混信息記錄)顯示添加了超過保質期的營養強化劑“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產地:
美國)”,該營養強化劑生產日期為2015年10月12日,保質期至2017年4月11日。
此外,西悅嬰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20170420)的生產記錄(奶粉干混信息記錄)顯示添加了超過保質期的營養強化劑“花生四烯酸(ARA)”,該營養強化劑生產日期為2016年4月19日。
玉米油代替配方精煉葡萄籽油西牧乳業在生產西悅嬰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20170420)時,企業用精煉玉米油代替了配方中的精煉葡萄籽油。生產記錄(濕混生產指令傳遞單)顯示使用的食用植物油為:精煉葵花籽油、精煉大豆油、精煉玉米油,而企業提供的該產品配方中的食用植物油為:高油酸葵花籽油、精煉大豆油、精煉葡萄籽油。
企業出具說明表示,2017年5月9日下發配方調整文件,將西悅系列1段產品配方中的葡萄籽油改為精煉玉米油;將西悅系列2、3段產品配方中的白砂糖改為乳糖,葡萄籽油改為精煉大豆油;對所有9個產品配方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添加量進行了調整。當日,企業表示除上述變化外,其他配方沒有變化。但在檢查組發現西悅嬰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
20170420)的生產記錄中食用植物油投料與配方不一致后,企業于7月27日提供材料并表示,西悅系列配方發生過3次調整(分別為2016年7月13日、2017年2月27日、2017年5月9日),其中配方用油調整時間由之前的2017年5月9日改為2017年2月27日;另補充說明因愛寶貝和茗星系列配方也進行過2次調整(因愛寶貝系列分別是2016年7月13日、2017年5月9日;茗星系列分別是2016年7月28日、2016年5月9日)。
食藥總局指出,西牧乳業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未對葡萄籽油生產企業天源奶業有限公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產企業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審核,部分電子信息記錄、出入庫記錄、庫房標識等信息錯誤或不一致,原料預處理車間投料輸粉裝置清潔方式不合理,部分出廠檢驗項目原始數據真實性欠缺,膳食纖維檢驗項目能力驗證結果與出廠檢驗結果偏差較大。
新疆西牧乳業內部管理混亂食藥總局指出,新疆西牧乳業部分生產場所、設備設施、人員資質未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譬如一樓流化床接粉間(清潔作業區)與二樓物料干混間(清潔作業區)之間的人流專用電梯間未按照清潔作業區管理,無酸堿貯存庫,用于設備CIP清洗的大桶(裝有酸性、堿性清潔劑)露天混放,且無任何標識,缺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果聚糖的測定》(GB5009.255—2016)中規定的離子色譜儀,未能提供質量安全受權人和生產管理人員的學歷證明、培訓考核等材料,且產品放行審核日期不真實等。
查詢電子信息記錄系統顯示,因愛寶貝較大嬰兒配方奶粉(生產批次:20170626)添加了過期的營養強化劑維生素復合包,該維生素復合包生產日期為2016年5月13日,保質期12個月。但紙質生產記錄(營養素添加記錄)顯示使用的維生素復合包生產日期為2016年7月26日,電子信息記錄與紙質生產記錄自相矛盾。
庫房內不合格品區域的過期物料棕櫚酸甘油三酯(生產批號:
20160526,進貨日期:20160728)的入庫單顯示共入庫6660kg,出庫單顯示出庫4028.5kg,退庫單顯示退庫705.5kg,剩余庫存量為3337kg,現場清點不合格品區域的實物庫存量為4532.8kg,標識卡顯示庫存量為5560.8kg。該物料出入庫臺賬、庫房實物、庫房標識卡(賬、物、卡)庫存量數據不一致。
資料顯示,新疆西牧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于2003年01月16日在石河子工商行政管理局開發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徐義民,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乳制品液體乳(巴氏殺菌乳、調制乳、滅菌乳、發酵乳)等。
2017年11月2日,在國家食藥總局公布的第19批通過奶粉配方注冊審批的配方中,新疆西牧乳業旗下西悅、因愛寶貝和西悅茗星三個系列均榜上有名,且共拿到7個配方的注冊。1.8萬聽使用過期原料奶粉已實施召回2017年11月30日,新疆西牧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食品召回公告,上述產品存在潛在風險,將兩批產品全部召回暫放至各經銷商庫房處,后期核實后將處置情況及時通報,召回級別為三級,召回范圍為全國范圍內。
對未售出的產品立即進行下架及退回,已購買上述兩批產品的客戶在購買門店進行原價退回,消費者和門店所有因召回引起的費用由西牧乳業承擔。
西牧乳業質量授權人唐經理表示,涉事奶粉于今年4月生產,在食藥監總局7月進廠檢查前已流向市場。審計問題出現后,西牧乳業對同批次奶粉進行了送檢,沒有發現安全問題,因此未啟動召回,“但出于潛在風險考慮,還是從經銷商那里撤回了商品。”
涉嫌故意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罪乳業專家宋亮認為,ARA、DHA過期可能不存在安全風險,但營養功能可能會失效。“西牧乳業此次最大的問題是人為造假,明知過期還用。”
而根據《產品質量法》等有關規定,生產制造銷售不合格產品,如果證實屬于人為故意,則構成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表示,鑒于檢查期間公司處于停產改造狀態,新疆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西牧乳業進一步整改。
法國一家企業也出現問題奶粉由于國內奶粉屢屢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眾多媽媽把奶粉選擇的目光投向海淘,紛紛購買國外品牌奶粉。
然而,國家質檢總局發出消息,國外品牌也不安全。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法國蘭特黎斯集團CRAON工廠生產的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消費提示》,法國衛生部發布公告,宣布因產品疑似受到沙門氏菌污染,暫停蘭特黎斯集團CRAON工廠2017年2月15日(含)之后生產的所有嬰幼兒配方食品銷售及出口,并對相關產品進行召回。
國家質檢總局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對該工廠生產日期為2017年2月15日之后的產品對華出口情況進行了核查。
經查,以一般貿易途徑進口且已完成檢驗檢疫手續的32批次產品屬于法方召回產品范圍,涉及三個品牌:
媽咪愛護乳基嬰兒(幼兒、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喜麗雅金喜力嬰兒(幼兒、較大嬰兒)配方奶粉、賜多利嬰兒(幼兒、較大嬰兒)配方奶粉。
產品進口時,進口商均提供了檢測報告,沙門氏菌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抽取部分批次產品進行檢測,也未檢出沙門氏菌。但作為預防性措施,檢驗檢疫機構已敦促相關產品進口商對屬于法方召回產品范圍的產品進行召回。
質檢總局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如購買了屬于法方召回產品范圍的產品,請勿食用。
如何給寶寶選擇奶粉,看來并不是單單選進口產品就好,還是要看奶粉生產企業、品牌與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