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的泡沫即將破滅?業(yè)內不斷傳出裁員消息和投資人逐漸關閉的融資之門或預示著猜想即將成真。
裁員
以團購為代表的各家電子商務網站在近日紛紛報出了裁員消息。堪稱國內電商典型的凡客也宣布將裁員5%。
8月31日,高朋網被裁員工的代理律師高占領透露,目前高朋網華南地區(qū)9個城市中7個城市的裁員總數大約為70人,北京地區(qū)最近一個月的裁員數字,則達到了50人。
除高朋網外,同時還有多家團購網站都傳出裁員、關停分站的消息。
美團網4月份關閉了赤峰、龍巖、玉林、馬鞍山四個城市分站。開心團在南京、寧波、鄭州、廈門等12個城市的站點被“調整”。廈門先后出現的20多家本土團購網已紛紛關閉或轉行,窩窩團7月份被爆出非法裁員,消息稱至少100人被裁。接連發(fā)生的裁員事件,使人感到團購業(yè)寒意陣陣。
針對團購網站裁員事件,團購消費專家、團800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胡琛向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為網站之前大規(guī)模擴展后的支出超過了收益,而短時間內彌補的難度較大。
胡琛認為,隨著團購在一二線城市的發(fā)展?jié)u漸成熟,不少團購網站進駐了三四線城市,都急著在三四線城市為王。經過這樣一輪的鋪墊,團購網站的攤子越來越大,但是由于忽略了當地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消費水平,而自身人員激增帶來的運營壓力對任何一家團購網站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縮減人員編制成為其做出開源節(jié)流的方法之一。
野草般生長的中國團購
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在2008年11月推出Groupon的時候,恐怕沒想過:它此時已在中國出現了5000個復制品。
這也許緣于Groupon的財富效應令人難以抗拒:Groupon即將在美國上市,而今年1月份Google試圖收購它的時候,曾經傳出它的估值高達47.5億美元。
另一方面,這個靠大幅度折扣積累注冊用戶(多半是郵件)然后再通過把自己打扮成廣告平臺按照成交量獲得傭金收入的商業(yè)模式,實在不難復制。
這使得“團購”看上去像極了一條異常平坦的金光大道——創(chuàng)業(yè)者和熱錢都被深深吸引。“2010年1月滿座正式上線后,接下來幾個月里相繼出現了美團、拉手等等團購網站,此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在艾瑞分析師蘇會燕印象中,國內團購網站2010年年底達到2000多家,到2011年7月,這個數字變成了5000家。
創(chuàng)業(yè)者不斷涌入,而淘寶網、搜狐、騰訊、百度等巨頭也都紛紛涉足。消費者同樣表現出了無法想象的熱情,甚至有人根據每天各大團購網站的打折活動,來安排自己的三餐和生活——選擇理發(fā)店、去哪里吃飯、看什么電影。
團購網站瘋狂生長,整個行業(yè)迅速進入一種惡性競爭狀態(tài),美國Groupon的折扣大多在六折上下,而中國團購網站為了吸引眼球,折扣大多在兩三折。
事實上,中國的團購網站在誕生之初就面臨著與Groupon截然不同的商業(yè)環(huán)境,那些他們看好的服務業(yè)主要廣告主——餐館、理發(fā)店、影樓老板們仍對互聯(lián)網和“團購”這種廣告模式知之甚少。這迫使團購網站必須雇用大量“銷售”人員去拉單,對這些人進行知識普及教育。
第一批商家剛開始接受團購,來找他們的團購網站已經多出了數十倍。商家迅速轉成為優(yōu)勢群體,團購網站的利潤大幅下滑。窩窩團董事長徐茂棟毫不隱瞞現在前十大團購網站全部虧損的事實,并把虧損歸咎于同行間的惡性競爭。
“團購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消費者的熱情已經衰減,通過團購達到的銷售還不及預期的一半。”優(yōu)購網CMO徐雷一語道出了國內團購行業(yè)的頑疾。或許正是這些原因將把整個行業(yè)拖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