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劉 霞)5月2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表示,我國物流業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期,但總體上還處于傳統運輸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的時期。
戴定一是在2010首屆中國貨運業年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認為,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是“小、散、弱、亂”,缺乏必要的競爭實力,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規模和實力都比較小,網絡化的經營組織尚未形成。
上海交運日紅國際物流總經理沈國興認為,物流企業應該分析自己的優勢,以此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首先確定市場細分領域,做專做強,以區域為目標,設定所占市場份額的標準,成為該細分市場領域的“領頭羊”。而后,創造與準備條件,進入另外的細分市場領域,以涉足更多的專業運輸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認為,作為服務性質的物流企業,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整體規劃,培育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將原來煩瑣的分省份審批上升到中央規劃的高度,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效率。同時,要將公路運輸提到戰略高度,提高運輸市場的供給能力,提高運輸安全監管能力和運輸裝備的技術進步能力。
大田物流業務拓展總監張彧認為,目前企業運輸設備亟待升級,發展專業物流,例如冷鏈物流、汽車物流、危險品運輸、大件運輸等附加值較高的運輸業務。同時,注重以客戶為中心,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質量。《中國質量報》
劉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