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瑯琊王氏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祥、王覽、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
學術界有觀點認為:
瑯琊王氏始于王吉,
而興于王祥。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征。瑯邪臨沂人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書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王祥侍奉后母極孝,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稱。
瑯琊王氏綿延千載、名人輩出,與家族良好的家風家訓不無關系。孝圣王祥的治家格言被收入《戒子通錄》。
王氏家訓
王氏家訓共分為“信、德、孝、悌、讓”五部分,每部分僅一句,卻流露著大道至簡的哲理。
信
言行可覆,信之至也;
說話做事經得起考核查對,這就是誠信的最高境界;
德
推美引過,德之至也。
把美好的名聲讓給別人,自己甘愿背上惡名,這是德行的最高境界。
孝
揚名顯親,孝之至也。
通過自己成名來使父母感到榮耀,這是孝敬的最高境界。
悌
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兄弟之間心情愉快,家族之間和睦相處,這是友愛的最高境界。
讓
臨財莫過乎讓。
面對財富能夠時時謙讓。
山東衛康生物集團董事長王宗繼作為王祥的第52代傳人,自幼秉承王室家族的“信、德、孝、悌、讓”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王氏家訓的核心價值觀,創企后他設立了“以孝愛為靈魂”的企業文化,定下了“愿天下人生命因我而不同”的弘誓大愿,將中華“孝愛”文化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一手抓孝道、一手抓商道,同時定下了:“不孝之人,堅決不用;孝而無才,培養使用;孝愛有才,破格重用”的用人宗旨。
18年來,不但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個人也當選為山東省十二屆人大代表、臨沂市十四屆政協常委、臨沂市中小企業協會會長、臨沂市工商聯副主席,被山東省表彰為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一路走來,傳承瑯琊王氏家訓的他,帶領衛康生物集團創造了倍受矚目的行業傳奇。
歷史上還有哪些經久不衰,為人津津樂道的家風、家訓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孔氏家訓
《孔氏祖訓箴規》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賢總結先人教誨、自身經歷而頒布。祖訓箴規共分十條,小編摘錄了三條:
孔尚賢《孔氏祖訓箴規》摘錄
三、崇儒重道,好禮尚德,孔氏素為佩服。為子孫者,勿嗜利忘義、出入衙門,有虧先德;
七、子孫出仕者,凡遇民間詞訟,所犯自有虛實,務從理斷而哀矜勿喜,庶不愧為良吏;
十、祖訓家規,朝夕教訓子孫,務要讀書明理,顯親揚名,勿得入于流俗,甘為下人。
鄭氏規范
《鄭氏規范》將儒家的“孝義”理念,如數學公式般轉換成操作性極強的行為規范,內容涉及家政管理、子孫教育、冠婚喪祭、生活學習、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堪稱世上最齊全的家庭管理規范。
《鄭氏規范》精華
一是厚人倫,崇尚孝順父母、兄弟恭讓、勤勞儉樸的持家原則;
二是美教化,開辦東明書院,注重教育,且教子有方;
三是講廉潔,從家庭角度制約為官者“奉公勤政,毋蹈貪黷”。
朱子《治家格言》
朱用純版本原名《治家格言》,朱熹的則叫做《紫陽朱子家訓》。人們多以《朱子家訓》來稱呼朱用純的《治家格言》,反而朱熹的《紫陽朱子家訓》一般人多不了解。
朱用純《治家格言》摘錄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顏氏家訓
顏之推(531—591)經歷南北兩朝,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思想學識,寫成《顏氏家訓》一書訓誡子孫。
顏之推《顏氏家訓》摘錄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與瞑目而無見者也。
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后人很多可借鑒的內容。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后人所傳承,兩百多年來,人才輩出。
八寶: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醫藥;
四字訣:勤儉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