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共享經濟……在新經濟時代,各行各業紛紛開啟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直銷業也是其中之一。而在經歷了多次轉型之后,直銷行業開始進入“直銷+互聯網”時代。
2016年,馬云在云棲大會上首提“新零售”概念,新零售隨即成為熱詞,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新零售的探索。而作為零售業態的一部分,以直銷企業為代表的社會化零售,也在進行著各種探索和嘗試,其中“直銷+互聯網”成為直銷行業探討的熱題。
新零售推動直銷行業新經濟發展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直銷進入中國已20多年,期間經歷了多次轉型升級。從剛進入中國市場的無店鋪,到“店鋪+雇傭直銷員”;2005年國家頒發直銷法規前后,連鎖專賣店開始向連鎖體驗店方向發展,出現了“直銷+體驗店”的新模式;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直銷業出現了“直銷+連鎖體驗店+互聯網+服務”的復合型營銷模式,形成了人聯網(人網)、鋪聯網(地網)和互聯網“三網合一”的復合型營銷體系。而隨著微商、微店等新型營銷渠道及其終端的異軍突起,“直銷+移動互聯網”的轉型方向不斷凸顯,成為直銷行業關注的熱點。
新零售只是新經濟的一個縮影。隨著互聯網對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滲透與影響更加深入,中國進入了互聯網+的新時代。在這一大背景下,直銷行業也開始了“互聯網+”的探索,不斷嘗試新模式、新概念和新工具,并開始融入一些新業態。
隨著中國直銷行業飛速發展,行業規模和銷售業績快速提升,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整體增速加快的同時,從2015年開始,老牌直銷企業的業績卻出現了震蕩,不少過去業績穩步增長的公司出現業績下滑的現象。從2017上半年的走勢來看,多家公司業績增長乏力,而新拿牌的公司中,業績也是差強人意。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行業競爭環境改變的重要信號。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直銷企業的創新能力在其發展道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經濟為直銷行業帶來不少新挑戰,但同時也帶來很多新機遇,能否抓住機遇,成為直銷行業能否破局的關鍵。
大膽創新為直銷行業注入“電”力
如今直銷進入中國已20多年,期間經歷了多次轉型升級。進入新經濟時代,直銷企業又紛紛走上了創新求變的道路,不斷嘗試新模式、新概念和新工具,并開始融入一些新業態。
在創新求變的道路上,安利、玫琳凱、無限極、完美等直銷行業的巨頭率先開始了新探索。如安利率先推出“互聯網+”戰略,打造完整的線上和線下事業生態體系,并推出自己運營的跨境電商平臺;作為國際護膚品和彩妝品直銷巨頭的玫琳凱,在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后,正式進軍保健品領域,開啟了向生活化、多元化方向快速發展的步伐;無限極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出具有直銷行業特色的“心享服務”三位一體售后服務體系;完美在“智造”轉型過程中快馬加鞭,實現從傳統制造到“質”造,再到“智”造的轉型。
據了解,今年3月開業的安利廣州旗艦體驗館,坐落于廣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區金穗路和花城大道交界處,一共五層樓,打造成集咖啡廣場、紐崔萊品牌體驗區、雅姿化妝品體驗區、家居科技體驗區等功能區塊于一體的時尚品質生活樣板間。
在這里,你可以品一杯帶有紐崔萊蛋白粉獨特口味的健康咖啡,每杯咖啡的收益將用于公益;可以追溯種子到成品的每個環節;可以讓專業人士為你提供各種健康、美容測試來科學地了解自己和選擇產品;還可以在“皇后鍋”廚房和朋友一起分享烹飪樂趣和美食。
“我好喜歡這款產品,我要把它分享進朋友圈!”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給自己的朋友帶去的不僅是新鮮感,更是把優質的企業文化帶到了他們眼前。在“分享文化”盛行的當下,人們更愿意把自己的體驗通過社交平臺進行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所見所聞及所感。自從2014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線下體驗館,僅僅三年時間,安利就已經在全國建成了5家旗艦體驗館,62家體驗館和體驗店。
如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安利”這個詞,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他講的也許并不是“安利”這個品牌,而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誠心地推薦和分享給大家”的意思。對于這種轉變,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是有點小驚喜的。他認為,這是大眾對安利事業和安利品牌一種水到渠成的認可。
顏志榮表示:“你可以想象,當人們第一次來到這里走一圈時的感覺是什么:他會看到安利的實力,會了解安利的品牌。如果沒有實體體驗店,只是我在家告訴你,安利是怎么樣的,或者在線上和你談安利,你沒有這種實體的接觸,對安利的了解及信任也不會這么深刻。”
安利體驗館就是基于“分享”文化而創立的,它能夠為顧客和營銷人員提供優質產品體驗和學習成長空間,展現品牌魅力,傳遞企業文化。
專家:“實體經濟+零售服務”具有社會價值意義
對此,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謙認為:“中國特色的直銷產業與國外一般的直銷方式有一定的區別,不是一般的零售模式,而是實體經濟+零售服務的模式。”楊謙表示,客觀評價直銷產業的社會經濟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指出,直銷產業的價值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實體經濟的價值,發展實體經濟,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二是產業鏈拉動的價值,直銷產業一方面擁有數量龐大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也擁有一流的制造水平,這決定了直銷是一個擁有超長價值鏈的產業;三是服務的價值,直銷產業與一般制造業不同的是,其在終端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新零售”概念還是無人化,消費的價值中包含的人性化以及服務帶來的愉悅是不可替代的,直銷可以彌補電商零售和店鋪零售所不能提供的服務;四是社交孵化的價值。直銷是最早利用社交資源的產業,也可以說是最早的社交商業平臺經濟,直銷產業提供的創業平臺,創業者可以低成本的從銷售產品開始,在銷售過程逐步積累經驗和資本,并最終走到自己創業的階段。
“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直銷的發展空間依然是巨大的。當然,對于直銷企業來說,擺脫傳銷的困擾非常重要,也非常緊迫。”楊謙認為直銷企業要更主動地融入主流商業,一是要去除直銷的神秘感,以更透明的經營姿態面對公眾的質疑;二是要擺脫固化的模式,更多的應用現代科技進步所提供的各種商業手法,使之與傳統的直銷經營融會貫通;三是要更有效地向公眾傳播正確的直銷理念和信息,強化消費者的教育;四是要加強行業組織的建設,使直銷行業能夠有比較健全的行業自律機制。(本文改編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