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開展低碳行動,目前所有北京網點已不再新辦理存折了。”昨天,建設銀行客服代表說。記者從銀行方面證實,建設銀行所有在京網點和工行多數網點已停辦新存折。針對這一做法,北京市消協認為:個別銀行未能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其做法顯得霸道,不通情理,同時建議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對個別銀行的做法予以制止。
銀行:停辦存折可減少排隊
文大爺退休很多年了,年紀大了眼就花,上銀行就希望既有存折又有銀行卡,存折查詢起來方便,銀行卡可以用來存取現金,“我不會操作電腦,如果光有銀行卡,想查查前幾個月自己退休金的開支情況,挺不方便的。”
工商銀行客服代表表示,由于銀行服務模式的調整,工行多數在京網點已停辦新存折。這一是出于環保的要求,二是存折業務只能在銀行柜臺辦理,會加劇銀行排隊和消費者長時間等候的情況。目前,消費者手中的舊存折可正常使用,但如果存折內每季度日均余額小于300元,將會收取每季度3元的小額賬戶管理費。
建行客服代表則明確表示,目前對存折沒有年費要求,而辦理同樣的儲蓄卡,消費者每年須交納10元年費。
一些消費者認為,銀行這種做法,不排除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因素。“辦存折銀行收不到什么費用,如果辦了張銀行卡,不僅要交年費,為了保障交易安全,一般儲戶還會選擇購買U盾等,再加上開通網上銀行,進行跨行轉賬等,一張銀行卡的背后,能增加不少增值服務呢!”
消協:取消存折影響中老年人
市消協認為,經常使用存折的用戶以中老年人、退休人員和農村人口居多。因此,取消存折服務受影響最大的也是這一群體。存折對用戶了解收入支出情況更為簡單,對這部分群體的便利更是顯而易見。取消存折后,讓眾多中老年人能較為熟練地使用各種銀行終端難度較大。
市消協副秘書長屈建輝說:“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取消存折這一傳統服務方式極為不妥,說明個別銀行在推出其新的服務政策時,未能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市消協認為,雖然銀行業的商業屬性日漸強化,但同樣也應看到,銀行業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屬性。既要考慮企業的效益,也應兼顧長期支持銀行業發展的廣大用戶的利益,方便廣大用戶,照顧特殊群體。市消協呼吁,已停止辦理存折服務的銀行,以用戶利益至上為原則,改變其做法。對那些使用存折較多的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為逐步推進銀行信息化進程創造條件。同時,市消協建議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對個別銀行的做法予以制止。(北京日報 竇紅梅)
已有920000條與存折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