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靠租賃地下室生活的“鼠族”取代“蟻族”成為關注焦點。房價節節攀升,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工程受到“鼠族”青睞,成為租住聚集區,但無序租住造成很大安全隱患。
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成7個聯合執法組,對全市各區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執法檢查。昨天,他們對東城區展開地下空間聯合執法檢查。檢查以抽查的方式進行,為期4天,今后三天將分別對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的地下空間進行抽查。
-現狀普通地下室人均不足4平方米昨天的抽查中,執法組首先來到美術館后街一處普通地下室。這處地下室一共3層,上面兩層實際用途與規劃用途一致用于車庫。執法組發現,地下三層擅自改變了規劃用途,將車庫改造成出租房,并且未經備案;80多個房間中,大部分房間使用面積小于8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不足4平方米,均未達到市政府152號令規定的標準。
東城區房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檢查記錄,2008年該處地下室曾因未經備案被責令整改,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備案。這位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原東城區1113處普通地下室中,正規備案的只有161處。
由于備案需要符合衛生、消防等前置條件,普通地下室逃避備案現象嚴重。據介紹,許多地下室是在工程通過規劃部門檢查驗收之后被擅自改變用途,與規劃用途不一致,又不滿足備案前置條件,無法納入房管部門的管理范圍。許多違規使用地下室就是用這樣的方式鉆了空子。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執法組現場要求責任人整改。市住建委表示本周將組織執法大隊人員進行現場執法。
人防工程擅自改造建出租房聯合執法組在東城區和平里中街發現,一處防空地下室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正在擅自進行改造、裝修。在施工現場住有施工人員,不僅衛生條件差,開辦有小賣部,還有人違反規定吸煙。承包人稱,他們打算在防空地下室1200多平的空間內建出租房。施工已經開始,但沒有按規定申報任何手續。
民防部門明確告知當事人,北京市人防工程已不再新批用于出租住人,并當即下達了行政處罰通知單,要求有關責任人必須按要求到區民防局辦理人防工程改造申報手續,接受行政處罰,未經批準不得開工。
-治理全市拉網排查人防工程北京市民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人防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市民防局已緊急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11月14日召開了區縣民防局局長參加的專題動員部署會議,在全市深入開展人防工程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重點是住人人防工程。
到11月中旬,各區縣集中人力、時間對轄區內所有人防工程進行一次拉網式嚴格排查。目的是對這些人防工程逐一建立檔案,分類統計。排查中將對這些人防工程按照旅店、物業員工宿舍、散租住人等分類進行登記,區分是經批準使用還是擅自使用,是否簽有合同以及合同規定使用時間,是否轉租和轉租的情況等。
三類在用人防工程關停據介紹,本次專項行動將集中打擊非法使用人防工程行為。對于擅自使用和擅自改變用途用于住人,8月1日后審批住人,不符合市政府152號令和安全使用管理規范相關要求、存在重大隱患和嚴重擾民的三類住人人防工程立即關停。同時對雖經民防部門或權屬單位、管理單位同意使用,但未辦理相關部門審批手續,未取得《人防工程使用證》的和違反合同或協議轉租住人人防工程暫停使用。
12月18日至31日相關部門將成立5個督導檢查組,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到點的方式,對各區縣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情況進行督查。
-未來使用有望立法“鼠族”五年后大撤離根據現有法規,如果使用規范,“鼠族”居住人防工程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諸多安全隱患,從長遠來看,人防工程將走“公益化”利用之路。
有關部門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推進北京大部分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這意味著,五年以后大部分“鼠族”將從人防工程“撤離”。北京市民防局副巡視員許金寶表示,這項工作有兩個難點:一是“鼠族”撤離后何去何從沒有配套措施,強制清退沒有法律依據,運用行政手段關停非常困難。另一方面,是來自于資金的壓力。公用人防工程租賃一般在五年左右,單位人防工程租賃期可能更長,未到期清退必然涉及到資金補償問題。
據介紹,關于全市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的市政府152號令明年有望列入法規修改計劃,人防工程如何利用、違規利用如何管理和處罰標準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有望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