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蘇伊
中國消費者協會將 2007年確定為“消費和諧”年,旨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經營者、消費者、政府和相關部門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市場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從去年“3·15”到今年的“3·15”一個個令人思考的現象,都曾引起過消費者的廣泛關注,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件,不僅危害著消費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取向、維權意識。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本報對這些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種種現象,進行關注和評點,無論是對社會有關方面,還是對消費者個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現象1:
上海協和醫院無病說有病
關鍵詞:醫療欺詐
2006年11月,31歲的未婚女士王洪艷去上海協和醫院,醫生為其粗略檢查后,立即斷定她患有繼發性不孕癥、盆腔粘連、雙側輸卵管炎、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并說病情嚴重,很可能導致終身不孕,需馬上做手術。令王女士苦不堪言的是,入院不到24小時花去醫藥費近4萬元不說,一周后,王洪艷卻拿到另一家醫院做的婦科檢查報告,發現自己竟沒有大病。其妹妹王洪波在上海協和醫院經歷了同樣的遭遇,姐妹倆一共花去了近8萬元。
2007年2月6日,經上海市衛生局查實,上海協和醫院在醫療執業活動中違反了醫療診療常規、規、規范,并存在違反國家相關消毒管理、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廣告管理規定等違法違規行為,據此,正式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點 評:上海協和醫院曾經不痛不癢地前后受過四次行政處罰。處罰后變本加厲地侵害患者利益,而沒有一次徹底的整改。上海協和醫院的欺詐行為之所以能重復上演,主要是因為違規、甚至違法成本太低。醫療欺詐對患者的危害是慘重的,應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現象2:
國際名牌服裝質量堪憂
關鍵詞:甲醛含量超標
2007年1月19日,央視國際報道,上海市工商局對香奈爾、巴寶莉、迪奧、阿馬尼等國際頂級品牌服裝進行抽樣檢查,合格率僅為57.6%。被檢查出的不合格產品包括颯拉裙子甲醛含量超標兩倍多,香奈爾真絲套裝 PH值超標,芒果大衣PH值超標, 博格西尼休閑褲染色牢度差,巴寶莉便褲染色牢度差, 阿瑪尼皮衣染色牢度差,迪奧皮衣染色牢度差,雅格獅丹皮衣染色牢度差,芒果大衣面料標示作假。
此次被抽查的產品銷售價格都在千元以上,最高的達6萬元。其中ZARA的一款裙子被檢測出甲醛含量超標2倍多,專家表示,長期穿著以上這些服裝可能會引發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另外,博格西尼、巴寶莉、阿馬尼、迪奧、雅格獅丹以及POLO的幾款褲子和皮衣染色牢度較差,染料可能轉移到人體皮膚,引發病變。還有一些品牌標示模糊,弄虛作假,比如芒果的一款大衣標稱含羊絨量達到20%,實測僅為1.7%。
點 評:消費者花大價錢買名牌,就是相信它的品牌、質量、服務有充分保證。然而偏偏是人們信任的這些國際一線品牌服裝被查出問題,這對那些平時喜歡花大價錢買國際名牌服裝的消費者是沉重的打擊。雖然服裝產品有強制性國標,但服裝市場卻沒有強制性準入制度,因此商家不會送檢每批產品。這就為那些所謂的國際品牌的問題服裝開了綠燈。為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作為市場管理部門應該在強制性準入制度方面有所作為。
現象3:
“涉紅鴨蛋”、“涉綠多寶魚”
關鍵詞: “蘇丹紅”、“孔雀石綠”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省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蘇丹紅Ⅳ號。11月14日,北京食品辦又檢出六種咸鴨蛋含蘇丹紅,大連等地也陸續發現含蘇丹紅的紅心咸鴨蛋。11月13日,廣州也發布禁令,全城“封殺”紅心鴨蛋。
11月28日,農業部公布調查和處理結果,稱“紅心蛋”養殖戶的鴨蛋和蛋鴨已全部銷毀,向養殖戶銷售蘇丹紅的鴨蛋經銷商朱來永已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
此后不久,檢測部門又發現有養殖戶給多寶魚等魚類喂孔雀石綠。這些工業制劑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
點 評:從生產到餐桌有那么多部門在把關,為什么還有漏網之魚?“紅心鴨蛋”和“孔雀石綠多寶魚”事件暴露了我們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方面,經常性的監管工作還存在許多漏洞和薄弱環節。同時,據專家稱,無論“紅心”、“黃心”鴨蛋,營養價值是一樣的。正是由于人們不正確的食用觀念,導致商家為牟利鋌而走險。
現象4:
SK-Ⅱ化妝品引發退貨狂潮
-關鍵詞: “鉻”和“釹”
2006年9月14日,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日本寶潔株式會社蜜絲佛陀公司制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妝品中檢出禁用物質鉻和釹。據介紹,鉻為皮膚變態反應原,可引起過敏性皮炎或濕疹,病程長,久而不愈。一時間,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引發了一場退貨狂潮,寶潔公司不得不宣布暫時將SK-Ⅱ撤出中國市場。
點 評:化妝品的安全,既涉及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也涉及商家誠信,國家有關部門應制定統一的質量安全標準,并向社會廣而告之。對進口化妝品,安全檢查尤須強化。對國產化妝品,應設定產品質量與產品安全的統一標準。商家也應將產品的安全指標、安全檢查標準公之于眾。
現象 5:
假藥問題藥致人死亡
關鍵詞: “亮菌甲素”、“欣弗”
2006年5月3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發現部分患者使用了“齊二藥”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13人發生急性腎衰,其中8人處于緊急搶救狀態,后有11名患者死亡。經查明這是一起不法商人銷售假冒藥用輔料,“齊二藥”采購和質量檢驗人員嚴重違規操作,使假冒藥用輔料制成假藥投放市場進而致人死亡的惡性案件。
8月3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涉及安徽華源“欣弗注射液”不良事件病例38例,涉及9個批號。哈爾濱一名6歲女童及河北滄州一名70多歲男性疑因使用該注射液導致不良反應死亡。
點 評:藥品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如果生產企業連這么一點責任心都沒有的話,不知還會捅出什么大漏子來,而消費者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生命。建議有關部門嚴查這種拿人的生命當兒戲的企業,對直接責任人要追究刑事責任。
十大消費不和諧現象
2008-03-11 14:57 人民網-市場報 王蘇伊
上一篇:沒有了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